萤火虫

词典解释: yíng huǒ chóng 昆虫纲,鞘翅目,萤科昆虫的统称。身体扁平细长,体壁柔软。腹部末端有发光器,能发荧光。夜间活动,捕食蜗牛和其他小昆虫。国语辞典注音 ㄧㄥˊ ㄏㄨㄛˇ ㄔㄨㄥˊ  拼音 yíng huǒ chóng動物名。夏日生於水邊,長三分許,能飛,夜間腹部會發出燐光,故稱為「螢火蟲」。食害蟲,有益於農事。亦稱為「丹鳥」、「火蟲兒」。

词典名字:

萤火虫

词典发音:

yíng huǒ chóng

国语辞典
  • 昆虫。身体黄褐色,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夜间能看到它发出的带绿色的萤光。
  • 基本解释

    萤火虫[ yíng huǒ chóng ]

    ⒈  动物名。夏日生于水边,长三分许,能飞,夜间腹部会发出燐光,故称为「萤火虫」。食害虫有益农事

    引证解释

    ⒈  昆虫。身体黄褐色,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夜间能看到它发出的带绿色的萤光

    郭小川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不,我们宁愿做个萤火虫,永远永远朝着光明的去处走。”
    许杰 《惨雾》上:“室内的灯光,还及不上两颗萤火虫的明亮。”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萤火虫 (常见生物)

  • 萤火虫(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为萤火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2000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