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

词典解释: biān xù 1.草名。又名萹竹。一年生草本。多生郊野道旁。叶狭长似竹,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国语辞典注音 ㄆㄧㄢ ㄒㄩˋ  拼音 piān xù植物名。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葉橢圓形、披針形或線形,互生。花具短梗,腋生或單生,花瓣被片橢圓形,綠色,白緣或紅緣。瘦果三稜形。或稱為「萹竹」。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008页 第9卷 49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6页

词典名字:

萹蓄

词典发音:

biǎn xù

国语辞典

萹蓄 biānxù

[knotgrass;pinkweed] 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萹竹。多生郊野道旁。叶狭长似竹,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

基本解释

萹蓄[ piān xù ]

⒈  植物名。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叶椭圆形、披针形或线形,互生。花具短梗,腋生或单生,花瓣被片椭圆形,绿色,白缘或红缘。瘦果三棱形。

英语knotgrass (Polygonum aviculare)​

法语Renouée (Polygonum aviculaire)​

引证解释

⒈  草名。又名萹竹一年生草本。多生郊野道旁。叶狭长似竹,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萹蓄》。

《尔雅·释草》:“竹,萹蓄。”
郭璞 注:“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草下·萹蓄》:“萹蓄,味苦平,无毒,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疗女子阴蚀,生 东莱 山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萹蓄 (植物)

  • 扁蓄(拉丁学名:Polygonum aviculare L.),为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扁竹,多生郊野道旁,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分布于中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