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词典解释: (1555-1637) : 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其书法疏宕秀逸,于流畅中兼具生涩之趣,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书家”。其画专精山水,清润明秀。论画倡“南北宗论”,崇南抑北。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国语辞典注音 ㄉㄨㄥˇ ㄑㄧˊ ㄔㄤ  拼音 dǒng qí chāng人名。(西元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明書畫家,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萬曆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敏。性和易,通禪理,詩文俱佳,書法卓然成家,畫極瀟灑生動。著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書。

词典名字:

董其昌

词典发音:

dǒng qí chāng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董其昌

  •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
  •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
  •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