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服

词典解释: pú fú 1.犹蒲伏。伏地膝行。国语辞典注音 ㄆㄨˊ ㄈㄨˊ  拼音 pú fú爬行。▶ 《戰國策.秦策三》:「夜行而晝伏,至於蔆水,無以餌其口,坐行,乞食於吳市。」亦作「匍匐」。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037页 第9卷 520

词典名字:

蒲服

词典发音:

pú fú

国语辞典

蒲服 púfú

[sit on the ground] 以跪姿坐于地上

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着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 市”。—— 吕淑湘《语言的演变》

基本解释

蒲服[ pú fú ]

⒈  爬行。也作「匍匐」。

《战国策·秦策三》:「夜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

引证解释

⒈  犹蒲伏伏地膝行

《战国策·秦策三》:“﹝ 伍子胥 ﹞坐行蒲服,乞食於 吴 市。”
鲍彪 注:“蒲服、匍匐同。”
史记·苏秦列传》:“嫂委虵蒲服,以面掩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蒲服

  • 蒲服,是一个词语,拼音为pú fú,意思是以跪姿坐于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