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牢

词典解释: pú láo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兽。据说它吼叫的声音非常宏亮,故古人常在钟上铸上的形象。《文选.班固》"于是发鲸鱼,铿华钟"李善注引三国吴薛综曰:"海中有大鱼曰鍄,海边又有兽名。素畏鲸,鲸鱼击,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于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后因以""为钟的别名。国语辞典注音 ㄆㄨˊ ㄌㄠˊ  拼音 pú láo古代傳說中的野獸。▶ 《文選.班固.東都賦》「於是發鯨魚鏗華鐘」▶ 句下唐.李善.注:「海中有大魚曰鯨,海邊又有獸,名,素畏鯨,鯨魚擊,輒大鳴。」▶ 明.楊慎《升庵外集.卷九五》:「俗傳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三曰:『』形似龍而小,性好叫吼,今鐘上紐是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037页 第9卷 520

词典名字:

蒲牢

词典发音:

pú láo

国语辞典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兽。据说它吼叫的声音非常宏亮,故古人常在钟上铸上蒲牢的形象。《文选.班固》"于是发鲸鱼,铿华钟"李善注引三国吴薛综曰:"海中有大鱼曰鍄,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后因以"蒲牢"为钟的别名。
基本解释

蒲牢[ pú láo ]

⒈  古代传说中的野兽。

《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发鲸鱼铿华钟」句下唐·李善·注:「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辄大鸣。」
明·杨慎《升庵外集·卷九五》:「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兽。据说它吼叫的声音非常宏亮,故古人常在钟上铸上蒲牢的形象。

《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 李善 注引 三国 吴 薛综 曰:“海中有大鱼曰鍄,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輒大鸣。凡鐘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於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
后因以“蒲牢”为钟的别名。 唐 皮日休 《寺钟暝》诗:“重击蒲牢唅山日,冥冥烟树栖禽。”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可许我来叩舂容,蒲牢一声震寥廓。”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蒲牢 (中国古代神兽)

  • 蒲牢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为龙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当鲸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
  • 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