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龙艾虎

词典解释

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

词典名字:

蒲龙艾虎

词典发音:

pú lóng ài hǔ

国语辞典
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旧俗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端阳》:“五月朔,家家悬硃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蒲龙艾虎

  • pú lóng ài hǔ ㄆㄨˊ ㄌㄨㄙˊ ㄞˋ ㄏㄨˇ
  • 蒲龙艾虎(蒲龙艾虎)
  • 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端阳》:“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