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

词典解释: bì má 双子叶植物,大戟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圆形,中空。叶子大,掌状分裂。种子扁椭圆形,榨出的油是高级润滑油,也是医药和工业上的重要原料。叶子可喂蚕,茎皮能制绳造纸。原产非洲,中国栽培较广。国语辞典注音 ㄅㄧˋ ㄇㄚˊ  拼音 bì má植物名。大戟科屬,一年生草本。莖直立,粗大,分枝少。葉具長柄、掌狀、互生。蒴果球形,有刺。種子光滑,呈橢圓形,榨油後稱為「油」,在工業上為良好的潤滑劑,醫藥上則可作瀉劑。葉可飼養蠶。或稱為「萆麻」、「大麻子」。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021页 第9卷 50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2页

词典名字:

蓖麻

词典发音:

bì má

国语辞典

蓖麻 bìmá

[castor-oil plant]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掌状,蒴果有刺叫蓖麻子,能产生蓖麻油

基本解释

蓖麻[ bì má ]

⒈  植物名。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大,分枝少。叶具长柄、掌状、互生。蒴果球形,有刺。种子光滑,呈椭圆形,榨油后称为「蓖麻油」,在工业上为良好的润滑剂,医药上则可作泻剂。叶可饲养蓖麻蚕。

英语castor-oil plant

德语Wunderbaum (Bio)​

法语ricin commun

引证解释

⒈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圆形,中空,叶大,互生,掌状分裂。雌花淡红色,雄花呈淡黄色。种子椭圆形,作油料,油脂可制润滑油、媒染剂,亦可供药用。叶可饲养蓖麻蚕。茎的韧皮纤维可制绳索和纸。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蓖麻》:“蓖亦作螕。螕,牛虱也,其子有麻点,故名蓖麻。”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蓖麻

  • 蓖麻:蓖麻
  • 蓖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