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沓

词典解释: péng tà 1.首饰名。即银栉。国语辞典注音 ㄆㄥˊ ㄊㄚˋ  拼音 péng tà古代婦女頭上戴的髮飾,約一尺長的大銀櫛。▶ 《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一媼衣?緋,插,鮐背龍鍾,偶語月下。」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028页 第9卷 511

词典名字:

蓬沓

词典发音:

péng dá

国语辞典
1.首饰名。即银栉。
基本解释

蓬沓[ péng tà ]

⒈  古代妇女头上戴的发饰,约一尺长的大银栉。

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一媪衣?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

引证解释

⒈  首饰名。即银栉。

宋 苏轼 《於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溪女笑时银櫛低”自注:“於潜 妇女皆插大银櫛,长尺许,谓之蓬沓。”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蓬沓

  • 蓬沓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首饰名。即银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