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息

词典解释: fán xī 〈书〉滋生众多;繁殖增多:万物~。国语辞典注音 ㄈㄢˊ ㄒㄧˊ  拼音 fán xí孳生眾多。▶ 《淮南子.氾論》:「當此之時,陰陽和平,風雨時節,萬物。」亦作「蕃滋」、「蕃衍」、「蕃育」、「繁衍」。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070页 第9卷 55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58页

词典名字:

蕃息

词典发音:

fān xī

国语辞典
〈书〉滋生众多;繁殖增多:万物~。
基本解释

蕃息[ fán xí ]

⒈  孳生众多。也作「蕃滋」、「蕃衍」、「蕃育」、「繁衍」。

《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阴阳和平,风雨时节,万物蕃息。」

引证解释

⒈  滋生;繁衍

庄子·天下》:“以衣食为主,以蕃息畜藏。”
淮南子·天文训》:“万物蕃息,五穀兆长。”
唐 元稹 《估客乐》诗:“子本频蕃息,货贩日兼并。”
清 俞显 《灰七姑辞》:“不愿生儿近侯王,但愿蕃息滋羊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蕃息

  • 蕃息,汉语词汇。
  • 拼音:fán xī
  • 释义:滋生;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