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秸

词典解释: gǎo jiē 1.亦作"藳秸"。 2.祭祀时用的草席。 3.稻﹑麦等的秆子。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3115页 第9卷 598

词典名字:

藁秸

词典发音:

gǎo jiē

国语辞典
1.亦作"藳秸"。 2.祭祀时用的草席。 3.稻﹑麦等的秆子。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藳秸”。

⒉  祭祀时用的草席。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其牲用犊,其席用藁秸。”
苏辙 《南京留守贺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

⒊  稻、麦等的秆子。

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诗:“践蹋比尘埃,焚烧同藳秸。”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凡捕鶉者必以夜,先以藁秸插地,如禾陇之状,而布网于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藁秸

  • ɡǎo jiē
  • 1.亦作"藳秸"。 2.祭祀时用的草席。 3.稻﹑麦等的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