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田

词典解释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藉,通“ 籍 ”。《汉书·文帝纪》:“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三国 魏 曹植 《藉田说》之一:“春耕於藉田,郎中令侍寡人焉。” 宋 苏轼 《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四:“苍龙掛闕农祥正,父老相呼看藉田。”

词典名字:

藉田

词典发音:

jí tián

国语辞典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藉,通"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藉,通“籍”。

汉书·文帝纪》:“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三国 魏 曹植 《藉田说》之一:“春耕於藉田,郎中令侍寡人焉。”
宋 苏轼 《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四:“苍龙掛闕农祥正,父老相呼看藉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藉田

  • 藉田亦作“籍田”、“耕田”。(1) 周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公田。周代村社被分割给各级贵族。村社内部的土地被分为公田和份地。公田是公室的田,其收获物归该村社所有者天子、诸侯、贵族等采邑主所得。这种公田即藉田。藉田借助村社民力耕种。(2) 中国古代官田中一种,是天子亲耕之地。相传起源于周天子,每逢春耕前,周天子、诸侯亲执耒耜在藉田上三推一拨,称为“藉礼”。是以农为邦本政策的表现形式。以后历代相继,偶然举行藉礼。至清代,作为一种制度推广。在首都和各府州县设置先农坛和藉田,由天子和州县官分别主持藉礼。藉田仍由民力耕种,天子及州县官所谓“亲耕”仅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