虺毒

词典解释

1.蛇虺之毒。《孔丛子·嘉言》:“ 梁丘据 遇虺毒,三旬而后瘳。”

2.比喻人祸。多指阴谋、毒计。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豺牙宓厉,虺毒潜吹。”《旧唐书·刘邺传》:“ 刘稹 年既幼小,逆节未深, 裴 为母氏,固宜诚诱,若广説忠孝之道,深陈祸福之源,必冀虺毒不施,梟音全革。” 清 唐才常 《论文连珠》之十:“是以时艺斯兴,螫于虺毒;群经要恉,尘以蟫函。”

词典名字:

虺毒

词典发音:

huī dú

国语辞典
1.蛇虺之毒。 2.比喻人祸。多指阴谋﹑毒计。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蛇虺之毒。

《孔丛子·嘉言》:“梁丘据 遇虺毒,三旬而后瘳。”

⒉  比喻人祸。多指阴谋、毒计。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豺牙宓厉,虺毒潜吹。”
《旧唐书·刘邺传》:“刘稹 年既幼小,逆节未深, 裴 为母氏,固宜诚诱,若广説忠孝之道,深陈祸福之源,必冀虺毒不施,梟音全革。”
唐才常 《论文连珠》之十:“是以时艺斯兴,螫于虺毒;群经要恉,尘以蟫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虺毒

  • huī dú ㄏㄨㄟ ㄉㄨˊ
  • 虺毒
  • (1).蛇虺之毒。《孔丛子·嘉言》:“ 梁丘据 遇虺毒,三旬而后瘳。”
  • (2).比喻人祸。多指阴谋、毒计。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豺牙宓厉,虺毒潜吹。”《旧唐书·刘邺传》:“ 刘稹 年既幼小,逆节未深, 裴 为母氏,固宜诚诱,若广说忠孝之道,深陈祸福之源,必冀虺毒不施,枭音全革。” 清 唐才常 《论文连珠》之十:“是以时艺斯兴,螫于虺毒;群经要恉,尘以蟫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