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
词典解释:
市名。在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两铁路交会处。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四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原为凤阳县蚌步集(“步”后改“埠”),1947年设市。人口320万(市辖区73万,1996年)。向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有机械、食品、纺织、化学、电子等工业。名胜古迹有曹山、龙子河、汤和墓等。
国语辞典
◎ 蚌埠 Bèngbù
[Bengbu] 中国市名。在安徽省北部,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
网络解释
蚌埠
蚌(bèng)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2017年总人口381.25万,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点;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2017年,蚌埠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550.66亿元。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