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蚩

词典解释: chī chī 1.敦厚貌。一说﹐无知貌。 2.惑乱貌;纷扰貌。 3.象声词。国语辞典注音 ㄔ ㄔ  拼音 chī chī1. 敦厚老實的樣子。▶ 《詩經.衛風.氓》:「氓之,抱布貿絲。」亦作「嗤嗤」。2. 喧擾紛亂的樣子。▶ 漢.揚雄《法言.重黎》:「六國,為嬴弱姬。」▶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天下,鳥驚雷駭。」亦作「嗤嗤」。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028页 第8卷 872

词典名字:

蚩蚩

词典发音:

chī chī

国语辞典
1.敦厚貌。一说﹐无知貌。 2.惑乱貌;纷扰貌。 3.象声词。
基本解释

蚩蚩[ chī chī ]

⒈  敦厚老实的样子。也作「嗤嗤」。

《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⒉  喧扰纷乱的样子。汉·扬雄也作「嗤嗤」。

《法言·重黎》:「六国蚩蚩,为嬴弱姬。」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天下蚩蚩,鸟惊雷骇。」

引证解释

⒈  敦厚貌。一说,无知貌。

《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毛 传:“蚩蚩者,敦厚之貌。”
朱熹 集传:“蚩蚩,无知之貌。”
宋 王禹偁 《君者以百姓为天赋》:“徒观乎浩浩玄穹,蚩蚩黔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翁輟泣愕然,不能喜,亦不能悲,蚩蚩以立。”

⒉  惑乱貌;纷扰貌。

扬雄法言·重黎》:“大国蚩蚩,为 嬴 弱 姬。”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於是素交尽,利交兴,天下蚩蚩,鸟惊雷骇。”
李善 注:“《广雅》曰:‘蚩,乱也。’”
吕延济 注:“蚩蚩,犹扰扰也。”
姚鼐 《咏七国》:“蚩蚩六国主,虫豸力争竞。”

⒊  象声词。

茅盾 《速写一》:“这是一个擦得耀眼的紫铜质的大家伙,虽然关着嘴,可是那转柄的节缝中却蚩蚩地飞迸出两道银线一样的细水,斜射上去约有半尺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蚩蚩

  • 蚩蚩,多义词,敦厚貌或者惑乱貌,纷扰貌。也可以作为象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