蛁蟟

词典解释

蝉的一种。《广雅·释虫》:“蟪蛄、蛉蛄……蛁蟟也。”《本草纲目·虫部三》引陶弘景注:“寒螀九月十月中鸣,声甚凄急;七八月鸣而色青者名蛁蟟。”

词典名字:

蛁蟟

词典发音:

diāo liáo

国语辞典
1.亦作"蛁蟧"。 2.蝉的一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蛁蟧”。蝉的一种。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蚱蝉》﹝集解﹞引 陶弘景 曰:“寒螿九月、十月中鸣,声甚凄急;七八月鸣而色青者,名蛁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蛁蟟

  • 蛁蟟([diāo][liáo] )同翅目,蝉科。幼虫生活在地下,至成熟时再爬出地面,一般出洞时间在深夜,攀爬速度很快,爬到树木高处蜕化为成虫。一般在天气炎热的7月开始鸣叫,蛁蟟声既洪亮又悦耳,声音似“吱—哇-吱—哇-……”。它一般都栖息在大树的 4~5米高处,十分机灵,它的复眼很发达。身躯为暗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