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大长

词典解释

1.汉南越王赵佗对汉廷的自称。

2.借指清帝。

词典名字:

蛮夷大长

词典发音:

mán yí dà zhǎng

国语辞典
1.汉南越王赵佗对汉廷的自称。 2.借指清帝。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汉 南越王 赵佗 对 汉 廷的自称。

史记·南越列传》:“陆贾 至 南越,王甚恐,为书谢曰:‘蛮夷大长老夫臣 佗。’”

⒉  借指 清 帝。

柳亚子 《题芷畦<燕游续草>》诗之一:“故宫铜狄西风泪,不为蛮夷大长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蛮夷大长

  • 1.汉南越王赵佗对汉廷的自称。
  • 2.借指清帝。
  • 蛮夷 : 1.亦作"蛮彝"。 2.古代对四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亦专指南方少数民族。
  • 大长 : 1.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