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曲

词典解释

1.卷绕或盘绕

2.肢体等弯曲

1.蜷曲:屈曲;拳曲。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今日为辛丑第二日,大雪中作此,老梅蜷曲,吐两三花,黯黯有别意。”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四章:“ 陆希荣 长长的身子蜷曲在地上,正在大声小声地呻吟。”

2.踡曲:亦作“踡屈”。拳曲;弯曲。

《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傴” 唐 王冰 注:“傴,谓傴僂,身踡屈也。” 明 张居正 《赠国子马生行》:“丈夫且知贵适志,安能踡曲坐樊笼。”一本作“綣曲”。 清 侯方域 《徐作霖张渭传》:“ 渭 鬚绕其面,髮毿毿然,又骑马折其左臂,常踡曲,类世之儿童戏绘以为冥官像者。” 马烽 《停止办公》:“他忽然听见车厢里传出很响的鼾声,不由得回头看了看,只见客人踡曲在草包上睡着了。”

词典名字:

蜷曲

词典发音:

quán qū

国语辞典

蜷曲 quánqū

(1) [swirl]∶卷绕或盘绕

秀发蓬松蜷曲地散披在身上

(2) [curl]∶肢体等弯曲

两腿蜷曲

基本解释

蜷曲[ quán qū ]

⒈  弯曲、卷曲。

如:「小猫蜷曲在沙发上睡觉。」

英语twisted, coiled, curled

德语gedreht, unredlich , Macke (S)​

法语recroqueviller(se)​

引证解释

⒈  蜷曲:屈曲拳曲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今日为辛丑第二日,大雪中作此,老梅蜷曲,吐两三花,黯黯别意。”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四章:“陆希荣 长长的身子蜷曲在地上,正在大声小声地呻吟。”

⒉  踡曲:亦作“踡屈”。拳曲;弯曲。

《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傴” 唐 王冰 注:“傴,谓傴僂,身踡屈也。”
张居正 《赠国子马生行》:“丈夫且知贵适志,安能踡曲坐樊笼。”
一本作“綣曲”。 清 侯方域 《徐作霖张渭传》:“渭 鬚绕其面,髮毿毿然,又骑马折其左臂,常踡曲,类世之儿童戏绘以为冥官像者。”
马烽 《停止办公》:“他忽然听见车厢里传出很响的鼾声,不由得回头看了看,只见客人踡曲在草包上睡着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蜷曲

  • 蜷曲,指卷绕或盘绕;肢体等弯曲。见《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伛” 唐·王冰注:“伛,谓伛偻,身踡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