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属

词典解释

1.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今弟幸全血属,岂非天乎!”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以曾孙血属,上纂皇统,所谓同姓雄者也。”《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今 刘稹 不诣尚书面缚,又不遣血属祈哀。” 胡三省 注:“血属,谓父子兄弟至亲同出於一气者。”

2.有血的动物。亦指人。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任翁 家事鬼,曰独脚神,每三岁必杀一人饗之。时已逼矣,求人不获。 任翁 俄负心,召其子计之曰:‘门下客既不来,无血属可以为饗。吾闻大恩尚不报,况愈小疾耳?’遂令具神饌,夜将半,拟杀 煒 。”

词典名字:

血属

词典发音:

xuè shǔ

国语辞典
1.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2.有血的动物。亦指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今弟幸全血属,岂非天乎!”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以曾孙血属,上纂皇统,所谓同姓雄者也。”
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今 刘稹 不诣尚书面缚,又不遣血属祈哀。”
胡三省 注:“血属,谓父子兄弟至亲同出於一气者。”

⒉  有血的动物。亦指人。 唐 裴铏 《传奇·崔炜》:“任翁 家事鬼,曰独脚神,每三岁必杀一人饗之。时已逼矣,求人不获

任翁 俄负心,召其子计之曰:‘门下客既不来,无血属可以为饗。吾闻大恩尚不报,况愈小疾耳?’遂令具神饌,夜将半,拟杀 煒。”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血属

  • 血属,拼音xuè shǔ,出自《后汉纪·桓帝纪》,有血缘关系的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