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

词典解释

书体名。 近似行书的楷书。

词典名字:

行楷

词典发音:

xíng kǎi

国语辞典
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

《金石林·绪论》:“行楷如二 王 诸帖之稍真者,十当八九。僧 怀仁 等所集《圣教》、《兴福》、《孔庙碑》之类是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赵松雪书杜集》:“赵松雪 手书 杜 诗一部,用朱丝栏,字作行楷。”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爷把那名帖揭过去,见底下那篇信是张虚白斋寸笺,上面写着絶小的蝇头行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行楷

  • 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或曰:是汉字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映带。
  • 表现书写意趣以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少量改变书写笔顺,且具较强易识、易学特征的实用性手写体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