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款

词典解释: háng kuǎn (háng-) : 文字的书写或排印的形式,包括字序和行序。一般汉字直行字序由上而下,行序由右而左;汉字横行字序由左而右,行序由上而下。国语辞典注音 ㄏㄤˊ ㄎㄨㄢˇ  拼音 háng kuǎn1. 文字書寫的行列款式。或專指書法的書寫格式。2. 標準。▶ 《金瓶梅.第三一回》:「這個有甚?我每怎麼估得出來?」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316页 第3卷 910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14页

词典名字:

行款

词典发音:

háng kuǎn

国语辞典
  • 文字的书写顺序和排列形式,包括字序和行序。
  • 比喻某种标准或规格。
  • 基本解释

    行款[ háng kuǎn ]

    ⒈  文字书写的行列款式。或专指书法的书写格式。

    ⒉  标准。

    《金瓶梅·第三一回》:「这个有甚行款?我每怎么估得出来?」

    引证解释

    ⒈  文字的书写顺序和排列形式,包括字序和行序。

    王世贞 《答李驹书》之一:“梓法依《献吉集》行款大小,得二十四卷。”
    叶圣陶 《倪焕之》四:“焕之 接稿子在手,是二十多张蓝格纸,直行细字涂改添加的地方确是不少,却还保存着清朗的行款。”

    ⒉  比喻某种标准或规格。

    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伯爵 道:‘这个有甚行款,我们怎么估的出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行款

  • 行款是指字与字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一字的末笔与第二字的起笔,第一行的末笔与第二行的起笔,虽不一定相连,但笔意贯通,看上去一气呵成,而不是各管各的,用互不相干的每个单字硬凑成文。这就叫“行款”。不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都要讲究行款,这样,一篇字看起来很生动、完整,而不是勉强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