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水拍

词典解释

中国诗人。原名光楣,江苏吴县人。早年曾在上海沪江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香港等地工作。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任《新民报》《世界晨报》副刊编辑。1944—1948年间,用“马凡陀”笔名发表大量诗歌,揭露和讽刺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现实,语言通俗,在当时颇有影响。建国后在《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兼任《人民文学》《诗刊》编委。1977年后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作品有诗集《向日葵》《马凡陀的山歌》《沸腾的岁月》《马凡陀的山歌续集》;另有《诗论集》等。

词典名字:

袁水拍

词典发音:

yuán shuǐ pāi

国语辞典
(1916-1982)诗人。笔名马凡陀,江苏吴县人。早年在银行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任《新民报》、《大公报》编辑。建国后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著有诗集《马凡陀的山歌》、《马凡陀的山歌续集》、《春莺颂》等。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袁水拍

  • 袁水拍(1916-1982),原名袁光楣,笔名马凡陀。诗人。江苏吴县人(今属江苏苏州)。中共党员。肄业于沪江大学。1937年在香港参加文艺界抗敌协会,任候补理事、会刊编辑。后历任上海《新民报》、《大公报》编辑,《人民日报》编辑、文艺组组长,中宣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艺术研究所负责人。中国文联第一、三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全国第三、四届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