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陵

词典解释

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西清东陵内,孝陵西侧。清乾隆帝的陵墓。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历三十余年建成。由神道、石像生、圣德神功碑楼、华表、神道碑亭、隆恩门、隆恩殿,以及方城、明楼、宝城等建筑物组成。地宫进深54米,面积372平方米,有四道石门和三间堂室,均为拱券式石结构,内殿和券顶有用梵、藏两种文字雕成的经文以及佛像、图案等,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其建筑之壮美、工艺之精湛居清陵之冠。建国前,地宫的珍贵文物被盗掘一空。建国后经过整修,1978年正式开放。

词典名字:

裕陵

词典发音:

yù líng

国语辞典
1.古代帝王陵墓名。(1)金显宗陵。在北京市房山县西北大房山。(2)明英宗陵。在北京市昌平县石门山东,即十三陵的第四陵。(3)清高宗陵,在河北省遵化县西北昌瑞山。 2.宋人对神宗的习惯称呼。神宗陵本名永裕陵,在河南省巩县西南。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陵墓名。(1) 金显宗 陵。在 北京市 房山县 西北 大房山。(2) 明英宗 陵。在 北京市 昌平县 石门山 东,即 十三陵 的第四陵。(3) 清高宗 陵,在 河北省 遵化县 西北 昌瑞山。

⒉  宋 人对 神宗 的习惯称呼。 神宗 陵本名 永裕陵,在 河南省 巩县 西南。

宋 苏轼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裕陵 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宋 楼钥 《跋汪季路书画·蔡京自书窜谪元符党人诏草》:“裕陵 裁决庶政,动出亲札。”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裕陵 稽古制作,詔置礼制局,讨论古今沿革,画一来上,以袪千古之陋,成一代之典。”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