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糊

词典解释: biǎo hú 1.用纸或布等材料糊饰房间内部墙壁或其它物件。国语辞典注音 ㄅㄧㄠˇ ㄏㄨˊ  拼音 biǎo hú用紙或其他材料糊飾屋子的牆壁、窗櫺、門板、天花板或其他物件。▶ 《紅樓夢.第六七回》:「後來二爺纔叫人了房子,聚過來了。」▶ 《老殘遊記.第二○回》:「老殘選了廟裡小小兩間房子,命人連夜,不讓透風。」亦作「糊裱」。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621页 第9卷 10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7页

词典名字:

裱糊

词典发音:

biǎo hú

国语辞典

裱糊 biǎohú

[paper a ceiling] 糊纸(用纸或其它材料糊饰房屋内部或物品)

基本解释

裱糊[ biǎo hú ]

⒈  用纸或其他材料糊饰屋子的墙壁、窗棂门板、天花板或其他物件。也作「糊裱」。

《红楼梦·第六七回》:「后来二爷才叫人裱糊了房子,聚过来了。」
老残游记·第二〇回》:「老残选了庙里小小两间房子,命人连夜裱糊,不让透风。」

英语to wallpaper

法语tapisser de papier, coller sur papier ou sur toile, tapisser, tenture

引证解释

⒈  用纸或布等材料糊饰房间内部墙壁或其它物件。

丁玲 《韦护》第三章:“墙上裱糊的褐色花纸,也就变成使人欢喜的一种紫褐色了。”
王西彦 《隔膜》:“甚至连墙壁的窗子,也给裱糊得十分雅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裱糊

  • 用纸糊房间的顶篷或墙壁等。旧时用面粉或淀粉加水熬制为糊状,即浆糊来粘贴,多用于农村墙壁。现在多使用纤维素与胶水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