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肚

词典解释: guǒ dù 1.宋元时男子长衣外包裹腰肚的绣袍肚。 2.有花纹装饰的阔腰巾。又名围肚看带。 3.兜肚。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ㄛˇ ㄉㄨˋ  拼音 guǒ dù古代圍繫在腰腹間的布帛。▶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問的人揭開長衣,露出那兜羅錦紅來,一手摸出銀錢一個來。」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616页 第9卷 99

词典名字:

裹肚

词典发音:

guǒ dù

国语辞典
1.宋元时男子长衣外包裹腰肚的绣袍肚。 2.有花纹装饰的阔腰巾。又名围肚看带。 3.兜肚。
基本解释

裹肚[ guǒ dù ]

⒈  古代围系在腰腹间的布帛。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问的人揭开长衣,露出那兜罗锦红裹肚来,一手摸出银钱一个来。」

引证解释

⒈  宋 元 时男子长衣外包裹腰肚的绣袍肚。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又祖妣 楚国 郑 夫人 有先左丞遗衣一篋,袴有绣者,白地白绣,鹅黄地鹅黄绣,裹肚则紫地皁绣。祖妣云:‘当时士大夫皆然也。’”
《元典章·工部三·役使》:“祗候不系只孙裹肚。”

⒉  有花纹装饰的阔腰巾。又名围肚看带。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适来郡王在轿里,看见令爱身上繫着一条绣裹肚。”

⒊  兜肚。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延寿丹》:“捣为泥丸作弹子大,黄丹为衣,纸带子盛此药一丸,缝合著脐中,上用裹肚繫定。”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问的人揭开长衣,露出那兜罗锦红裹肚来。”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金孝 ﹞一日挑了油担出门,中途因里急,走上茅厠大解,拾得一个布裹肚,内有一包银子,约莫有三十两。”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裹肚

  • 裹肚:(1). 宋 元 时男子长衣外包裹腰肚的绣袍肚。 (2).有花纹装饰的阔腰巾。又名围肚看带(3).兜肚 。 包围着胸部和腹部,具有保温护腑的功能,也有遮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