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
词典解释:
1.去参观名胜
2.现在称游览观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教、文物、习俗、风光等为观光
1.观览国之盛德光辉。语出《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南朝 宋 鲍照 《解褐谢侍郎表》:“观光幽节,闻道朝年。” 宋 苏轼 《荐何宗元十议状》:“闻命忻然,皆有不远千里观光求用之心。” 明 方孝孺 《敬次张南轩赠朱文公韵送董公》:“昔忝国士荐,观光帝王州。”《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只是礼乐大事,自然也愿观光。”
2.泛指参观。
鲁迅 《伪自由书·王化》:“事后还要挑选 瑶 民代表到外埠来观光,叫他们看看上国的文化。”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饭后,天色还没有黑尽,我一个人到街上去观光。”
国语辞典
◎ 观光 guānguāng
[visit;go sightseeing] 去参观名胜
在上海各处观光了一下
◎ 观光 guānguāng
[sightseeing] 现在称游览观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教、文物、习俗、风光等为观光
到这里来的所谓香客,很多是游览观光的,不全是真正烧香拜佛的香客。——《听潮》
观光代表团
基本解释
观光[ guān guāng ]
⒈ 参观他国的文物制度、政教习俗。
例如:「公司派他出国观光考察。」
近游历 旅行 游览
⒉ 参观旅行。
例如:「他常到各地观光游览。」
⒊ 观览赏光。
引《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先生这个议论,我怎么敢当?只是礼乐大事,自然也愿观光。」
引证解释
⒈ 观览国之盛德光辉。
引语出《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南朝 宋 鲍照 《解褐谢侍郎表》:“观光幽节,闻道朝年。”
宋 苏轼 《荐何宗元十议状》:“闻命忻然,皆有不远千里观光求用之心。”
明 方孝孺 《敬次张南轩赠朱文公韵送董公》:“昔忝国士荐,观光帝王州。”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只是礼乐大事,自然也愿观光。”
⒉ 泛指参观。
引鲁迅 《伪自由书·王化》:“事后还要挑选 瑶 民代表到外埠来观光,叫他们看看上国的文化。”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饭后,天色还没有黑尽,我一个人到街上去观光。”
网络解释
观光
观光,(人)参观名胜古迹,沿途浏览大自然的风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