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行矩步

词典解释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1.【解释】: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2.【出自】:晋·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

3.【示例】:今士循常习故,~,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晋书·张载传》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这个人一向~,派他去,你完全可以放心。

规行矩步步人后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如琴瑟瑟弄琴调调停两用用一当十十万火急急不及待待人接物物以类聚聚众滋事事不关己

词典名字:

规行矩步

词典发音:

guī xíng jǔ bù

国语辞典

规行矩步 guīxíng-jǔbù

(1) [behave correctly and cautiously;be strictly upright and correct in behaviour]∶循规的行为与蹈矩的举止。比喻品行方正

他们被教诲学习温文雅静,怎么圣人一样规行矩步。——柯灵《遥夜集》

(2) [stick to established practice;follow the beaten track]∶比喻墨守旧法,不知变通

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晋书》

基本解释

规行矩步[ guī xíng jǔ bù ]

⒈  比喻举止守法,毫不苟且。也作「规行矩止」。

《隋书·卷五七·卢思道传》:「在余之生,劳亦勤止,纨绮之年,伏膺教义,规行矩步,从善而登。」

奉公守法 安分守己 规规矩矩

妄作非为

⒉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晋书·卷五五·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引证解释

⒈  步行端正。喻举动合于礼仪法度。

晋 潘尼 《释奠颂》:“二学儒官搢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昔在齠齔,便蒙诲诱;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
《隋书·卢思道传》:“紈綺之年,伏膺教义,规行矩步,从善而登。”
亦作“规行矩止”。 宋 司马光 《稷下赋》:“尔乃杂佩华缨,浄冠素履,端居危坐,规行矩止。”

⒉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閲,碌碌然以取世资。”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就 有唐 而论:其始也,尚多习用古诗,不乐束缚於规行矩步中。”
林懈 《国民意见书·论国民当知旧学》:“你们那般规行矩步,言忠信行笃敬的理学家,生在现今世界有什么用帐!”

成语解释

规行矩步

【解释】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晋·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

【示例】今士循常习故,~,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晋书·张载传》

【近义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反义词】别开生面、无法无天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网络解释

规行矩步

  • 规行矩步,读音guī xíng jǔ bù,汉语成语,一是指形容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二是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这两者意思恰恰相反。出自《释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