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性

词典解释

佛教语。 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词典名字:

觉性

词典发音:

jué xìng

国语辞典
佛教语。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南朝沉积梁武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序》:“莫能精求,互起偏执,乃使天然觉性自没。”
秦观 《录龙井辩才事》:“讼既往过愆,反本来清浄觉性。”
宋 储泳 《祛疑说》:“人惟一觉性耳。觉之一字,可以断疑情,祛邪妄。”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觉性

  • 朝鲜禅僧。报恩(忠清北道)人,俗姓金,字澄圆,号碧岩。十四岁出家。后随浮休善修入俗离山,并随侍历游德裕、伽耶、金刚诸山。壬辰之役(1592)时,从军立功。其后,法誉渐高,求道者接踵而至。光海君四年(1611),被诬为妖僧而入狱。后获赦,并奉命住奉恩寺,任判禅教都总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