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楼

词典解释: jiǎo lóu 城角上供瞭望和防守用的楼。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ㄠˇ ㄌㄡˊ  拼音 jiǎo lóu相似詞: 譙樓城上的譙樓。可供瞭望及防守用。▶ 《宋書.卷八八.沈文秀傳》:「時白曜在城西南角樓,裸縛文秀至曜前。」▶ 唐.元稹〈欲曙〉詩:「片月低城堞,稀星轉角樓。」

词典名字:

角楼

词典发音:

jiǎo lóu

国语辞典

角楼 jiǎolóu

(1) [turret]∶在较大建筑物转角上的装饰性建筑物

(2) [watchtower at a corner of a city wall]∶城墙角上的远望楼

基本解释

角楼[ jiǎo lóu ]

⒈  城上的谯楼。可供瞭望及防守用。

《宋书·卷八八·沈文秀传》:「时白曜在城西南角楼,裸缚文秀至曜前。」
唐·元稹〈欲曙〉诗:「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供瞭望和防守用的城楼。建于城垣四角,故称。

《宋书·沉文秀传》:“时 白曜 在城西南角楼,裸缚 文秀 至 曜 前,执之者令拜。”
唐 元稹 《欲曙》诗:“片月城堞稀星转角楼。”
何景明 《确山县修城记》:“良臣 则均力严事,葺其坏,繚其未完,树三城门楼月城角楼,铺楼内,土城咸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角楼

  • 角楼是建在角台上的阁楼建筑,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设施,起瞭望和防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