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立

词典解释: jiǎo lì 1.卓然特立。 2.对峙;并立。国语辞典注音 ㄐㄩㄝˊ ㄌㄧˋ  拼音 jué lì1. 卓然特立。▶ 《後漢書.卷五三.徐稺傳》:「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傑出,宜當為先。」2. 並峙不相讓。▶ 《宋史.卷四○七.呂午傳》:「邊閫,當協心釋嫌。」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5315页 第10卷 1348

词典名字:

角立

词典发音:

jiǎo lì

国语辞典
1.卓然特立。 2.对峙;并立。
基本解释

角立[ jué lì ]

⒈  卓然特立。

《后汉书·卷五三·徐稺传》:「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⒉  并峙不相让。

《宋史·卷四〇七·吕午传》:「边阃角立,当协心释嫌。」

引证解释

⒈  卓然特立。

《后汉书·徐穉传》:“至於 穉 者,爰自 江 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李贤 注:“如角之特立也。”
宋 陆游 《晨起坐南堂书触目》诗:“奇峰角立千螺晓,远水平铺匹练秋。”

⒉  对峙;并立。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二》:“至 晋 之败,尤甚於 汉,南北角立,递兴互灭。”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正统辨》:“吴 魏 之於 蜀 也,亦一时角立而不相统摄者也。”
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构成 中国 之战祸者,实为互相角立之军阀。此互相角立之军阀,各顾其利益,矛盾至於极端,已无调和之可能。”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四章:“在 北宋 时期,是道学家与古文家角立的时期,所以各不相上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角立

  • 角立是词语,拼音jiǎo lì,释义为卓然特立;超群出众,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