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形

词典解释: jiě xíng 1.脱身。 2.分体。 3.道教语。犹尸解。 4.犹解脱。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5333页 第10卷 1366

词典名字:

解形

词典发音:

jiě xíng

国语辞典
1.脱身。 2.分解形体。 3.道教语。犹尸解。 4.犹解脱。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脱身。

《后汉书·王昌传》:“朕, 孝成皇帝 子 子舆 者也。昔遭 赵氏 之祸,因以 王莽 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解形河滨,削迹 赵 魏。”
李贤 注:“解形犹脱身也。”

⒉  分解形体。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东方有解形之民,使头飞於南海,左手飞於东山,右手飞於西泽,自脐以下,两足孤立。至暮,头还肩上,两手遇疾风飘於海外,落玄洲之上,化为五足兽,则一指为一足也。”

⒊  道教语。犹尸解。

唐 陈子昂 《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张子房》:“子房 佐 汉,封 留侯,为大司徒。解形於世,葬於 龙首原。”

⒋  犹解脱。参见“解脱”。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欲以此金铸铜佛送 西山 潭柘寺 供养,冀仰託佛佑,早得解形。”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解形

  • 解形是一个汉语词,拼音jiě xíng ,注音 ㄐㄧㄝ ˇ ㄒㄧㄥˊ,解释为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