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鳞

词典解释

触犯龙的逆鳞。比喻臣子对君主的过失犯颜直谏。

词典名字:

触龙鳞

词典发音:

chù lóng lín

国语辞典
1.触犯龙的逆鳞。比喻臣子对君主的过失犯颜直谏。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触犯龙的逆鳞。比喻臣子对君主的过失犯颜直谏

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
亦省作“触鳞”。 《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纳於触鳞,下詔无殊扇暍。”
王世贞 《读陈佥事祚遗事有感》诗:“爱主投经术,如何遂触鳞。”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夫犯颜之祸,将彰君过。宜上思 召公 咨商之义,下念 鲍勛 触鳞之诛也一段,又为 牧 之所本。”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触龙鳞

  • 触龙鳞,典故名,典出《韩非子》卷四《说难》。古人以龙比喻君主,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后遂以”触龙鳞“等指触犯龙的逆鳞。比喻臣子对君主的过失犯颜直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