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官

词典解释: yán guān 1.谏官。国语辞典注音 ㄧㄢˊ ㄍㄨㄢ  拼音 yán guān主諫議的官。▶ 《金瓶梅.第一八回》:「蔡老爺亦因論列,連日迴避。」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5365页 第11卷 6

词典名字:

言官

词典发音:

yán guān

国语辞典

言官 yánguān

[imperial censors] 谏官

被言官听劾,拿送法司究问。——《警世通言》

基本解释

言官[ yán guān ]

⒈  主谏议的官。

《金瓶梅·第一八回》:「蔡老爷亦因言官论列,连日回避。」

英语imperial censor

引证解释

⒈  谏官。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章氏玉杯》:“既而公入为言官,遍歷三院,为中执法。”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四·忠靖二事》:“御史、言官、给事中,朝廷耳目。”
吴晗 《灯下集·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初步意见》:“徐阶 恨极了,就派人勾通京里的太监和言官,弹劾 海瑞 ‘鱼肉乡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言官

  • 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结构的一个较重要的构成部分。他们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言官的权力算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明朝,言官甚至令皇帝都无可奈何。明代言官谢迁,浙江余姚人;袁可立,河南睢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