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
词典解释:
1.用语言进行说教
2.教训;说教
1.指上对下的告谕。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益内不自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至二十四年秋,公以 脩 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晋书·孝友传·李密》:“ 孔明 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2.指用讲说方式进行的教育。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此文只记父母的身教言教,表彰先人遗德,丝毫不及他事。”
3.佛教语。指 如来 以言语垂示之教法。
《法华经·方便品》:“种种譬喻,广演言教。”
国语辞典
◎ 言教 yánjiào
[teach by word of mouth;give verbal directions] 用语言进行说教
◎ 言教 yánjiào
[precept] 教训;说教
言教不如身教
基本解释
言教[ yán jiào ]
⒈ 以言语教示他人。
例如:「身为父母,教导子女要言教、身教并重。」
反身教
英语to give verbal instruction
法语enseignement discursif (ant. Enseignement par sa propre personne - 身教)
引证解释
⒈ 指上对下的告谕。
引《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植 益内不自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至二十四年秋,公以 脩 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
《晋书·孝友传·李密》:“孔明 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⒉ 指用讲说方式进行的教育。
引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此文只记父母的身教言教,表彰先人遗德,丝毫不及他事。”
⒊ 佛教语。指 如来 以言语垂示之教法。
引《法华经·方便品》:“种种譬喻,广演言教。”
网络解释
言教
言教,汉语词汇,指上对下的告谕,出自《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