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謷

词典解释

诋毁。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

词典名字:

訾謷

词典发音:

zī áo

国语辞典
1.亦作"訾嗸"。亦作"訾嗷"。 2.攻讦诋毁。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訾嗸”。亦作“訾嗷”。攻讦诋毁。

唐 韩愈 《兰田县丞厅壁记》:“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
宋濂金华安化院记》:“禪则直究心源,以文句为支离;教则循序进修,以观空为虚妄,互相訾嗸,去道逾远。”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语言文字·<说文群经正字>》:“后人訾謷《説文》者,徒见其妄庸矣。”
无名氏 《论戏剧弹词之有关于地方自治》:“职是之故,兴一政,而恐四乡父老之不吾从也,则劝其观新戏;创一法,而恐三村学究之訾嗷吾也,则劝其听新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訾謷

  • 亦作“ 訾嗸 ”。亦作“ 訾嗷 ”。攻讦诋毁。
  • 唐 韩愈 《兰田县丞厅壁记》:“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
  • 明 宋濂 《金华安化院记》:“禅则直究心源,以文句为支离;教则循序进修,以观空为虚妄,互相訾嗸,去道逾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