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备

词典解释

军队对驻防地区实行警卫和守备

警戒防备。

《汉书·陈汤传》:“ 南郡 献白虎,边陲无警备。” 宋 叶适 《始议一》:“其后 耶律 浸骄, 继迁 始自立,边益警备矣。”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至于坏种,则警备极严,也未必就肯洗心革命。”`

词典名字:

警备

词典发音:

jǐng bèi

国语辞典

警备 jǐngbèi

[guard] 军队对驻防地区实行警卫和守备

高度警备

基本解释

警备[ jǐng bèi ]

⒈  警戒守备。也作「警守」。

《汉书·卷七〇·陈汤传》:「南郡献白虎,边陲无警备。」

保卫

⒉  军警机关基于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防止意外灾害事变等,所施行的警戒防备。

引证解释

⒈  警戒防备。`

汉书·陈汤传》:“南郡 献白虎,边陲无警备。”
宋 叶适 《始议一》:“其后 耶律 浸骄, 继迁 始自立,边益警备矣。”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至于坏种,则警备极严,也未必就肯洗心革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警备

  • jǐngbèi
  • [guard] 军队对驻防地区实行警卫和守备
  • 高度警备
  • 词语解释
  • jǐng bèi ㄐㄧㄥˇ ㄅㄟˋ
  • 警备(警备)
  • 警戒防备。《汉书·陈汤传》:“ 南郡 献白虎,边陲无警备。” 宋 叶适 《始议一》:“其后 耶律 浸骄, 继迁 始自立,边益警备矣。”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至于坏种,则警备极严,也未必就肯洗心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