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价

词典解释: yì jià ①买卖双方或同业通过商议决定物价;讲价钱:交易|与人不合。 ②由买卖双方自行商定的价格。如集市贸易价格等。是相对于国家统一定价的价格形式。国语辞典注音 ㄧˋ ㄐㄧㄚˋ  拼音 yì jià由買賣雙方共同協商議定物品價格。

词典名字:

议价

词典发音:

yì jià

国语辞典

议价 yìjià

[negotiate a price] 讲价钱

议价 yìjià

[negotiated price] 决定的价格

基本解释

议价[ yì jià ]

⒈  由买卖双方共同协商议定物品价格。

引证解释

⒈  讲价钱。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二:“主翁厅事上买綾,自以手取视之,且与駔侩议价。”
明 陆粲 《庚巳编·鬼还家》:“其家每买卖货物商人至,鬼便与议价交易。”
《官场现形记》第九回:“要在这 兖州府 一个地方,买地建立教堂,与乡人议价不合。”

⒉  指政策上允许的由当事人协商议定的不同于国家规定牌价的价格。

周克芹 《山月不知心里事》:“连同分配的口粮在一起,家里没处放,卖了六百斤议价粮。”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议价

  • 议价是指由生产者、经营者协商议定的价格。市场调节价格的一种。通常指收购或批发企业与生产者之间或批发企业相互之间的议价。包括农产品议购议销价格、工业小商品协商定价、工业生产资料议价等。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广泛存在工农业产品的协商议价。1956年以后,基本上被取消。60年代在农副产品购销中有所恢复,但无多大发展。1982年9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物价局等部门《关于逐步放开小商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放开了6类160种小商品的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企业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