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过
词典解释:
记录过失,给予过失者的一种处分
1.记录过失。
《汉书·贾谊传》:“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諫之鼓。” 颜师古 注:“有过则记。”后亦作为处分的一种方式。 清 林则徐 《通饬州县解案章程札》:“如提到仍非要证,案悬莫结,即将委员记过。”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学校已禁止体罚,可是记过罚站还是执行。”
2.记住他人过错。
宋 徐铉 《前舒州录事参军沉翱可大理司直制》:“復尔名籍,俾参棘寺,吾不记过,尔其自修。”
国语辞典
◎ 记过 jìguò
[record a demerit;for misconduct] 记录过失,给予过失者的一种处分
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多次记过
基本解释
记过[ jì guò ]
⒈ 记载过失,以示惩儆。
引《三国演义·第五一回》:「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
引证解释
⒈ 记录过失。
引《汉书·贾谊传》:“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諫之鼓。”
颜师古 注:“有过则记。”
后亦作为处分的一种方式。 清 林则徐 《通饬州县解案章程札》:“如提到仍非要证,案悬莫结,即将委员记过。”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学校已禁止体罚,可是记过罚站还是执行。”
⒉ 记住他人过错。
引宋 徐铉 《前舒州录事参军沉翱可大理司直制》:“復尔名籍,俾参棘寺,吾不记过,尔其自修。”
网络解释
记过
记过,指记录过失,给予过失者的一种处分。也指对于违法违纪行为的过错予以记载,也是警戒性的纪律制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