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史

词典解释: jiǎng shǐ 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主要讲述历史上朝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篇幅较长,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等。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ㄤˇ ㄕˇ  拼音 jiǎng shǐ宋、元時的一種說唱藝術項目。主要講述歷代興亡史事,以淺顯文言,並予以戲劇化之潤飾而成,後發展為演義小說。如《三國志平話》、《五代史平話》等。

词典名字:

讲史

词典发音:

jiǎng shǐ

国语辞典
  • ·间“说话”四科之一。讲说历代兴亡和战争故事的长篇平话。
  • 基本解释

    讲史[ jiǎng shǐ ]

    ⒈  宋、元时的一种说唱艺术项目。主要讲述历代兴亡史事,以浅显文言,并予以戏剧化之润饰而成,后发展为演义小说。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等。

    引证解释

    ⒈  宋 元 间“説话”四科之一。讲说历代兴亡和战争故事的长篇平话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崇观 以来,在京瓦肆伎艺…… 孙宽、孙十五、曾无党、高恕、李孝祥,讲史。”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宋 人説话之影响於后来者,最大莫如讲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讲史

  • 讲史,指宋元间“说话”的一科。讲说历代兴废和战争故事,据史传加以敷衍。亦称“平话”。记录时多用浅近文言,成为讲话本,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具有长篇规模的作品。后发展为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