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头

词典解释: é tóu 1.把柄﹔讹诈的由头﹑借口。 2.呆子。国语辞典注音 ㄜˊ ˙ㄊㄡ  拼音 é tou隱私、過錯。▶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三二.訛》:「京師姦宄叢集,游手成群,有謂之把棍者,有謂之拏訛頭者。」▶ 《文明小史.第六回》:「因他二位與黃舉人有點瓜葛,就此想去起他的訛頭。」或作「囮頭」。

词典名字:

讹头

词典发音:

é tóu

国语辞典
1.把柄﹔讹诈的由头﹑借口。 2.呆子。
基本解释

讹头[ é tou ]

⒈  隐私、过错。清·顾炎武也作「囮头」。

《日知录·卷三二·讹》:「京师奸宄丛集,游手成群,有谓之把棍者,有谓之拏讹头者。」
《文明小史·第六回》:「因他二位与黄举人有点瓜葛,就此想去起他的讹头。」

引证解释

⒈  把柄;讹诈的由头、借口。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讹》:“泰昌 元年八月,御史 张泼 言:京师奸宄丛集,游手成羣有谓把棍者,有谓之拏讹头者。”
原注:“侦知一人作姦,则尾随其后,陷人於罪,从而吓诈金钱,谓之拏讹头,即 汉 律所谓恐愒受賕。”
文明小史》第六回:“且説知单发出之后,便为府差所知,因他二位与 黄举人 有点瓜葛,就此想去起他的讹头。”
茅盾 《林家铺子》五:“不过他一定要来找讹头生事!这种人比强盗还狠心!”

⒉  呆子。

《何典》第七回:“只是做那寻章摘句的书讹头,却终无了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讹头

  • 把柄,讹诈的由头、借口。另也有呆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