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赞

词典解释: lùn zàn 1.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司马迁《史记》称"太史公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皆称"赞"﹐荀悦《汉纪》称"论"﹐陈寿《三国志》称"评"﹐谢承《后汉书》称"诠"﹐其他或称"议"﹐或称"述"﹐名称不一。国语辞典注音 ㄌㄨㄣˋ ㄗㄢˋ  拼音 lùn zàn史傳末所附的評論。漢朝司馬遷的《史記》稱太史公曰,班固的《漢書》、南朝宋范曄的《後漢書》稱贊,晉朝陳壽的《三國志》稱評,漢朝荀悅的《漢紀》稱論。其名雖殊,義則一致。唐朝劉知幾的《史通》一書,總稱為論贊,今皆沿用。

词典名字:

论赞

词典发音:

lùn zàn

国语辞典
1.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司马迁《史记》称"太史公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皆称"赞"﹐荀悦《汉纪》称"论"﹐陈寿《三国志》称"评"﹐谢承《后汉书》称"诠"﹐其他或称"议"﹐或称"述"﹐名称不一。
基本解释

论赞[ lùn zàn ]

⒈  史传末所附的评论。汉朝司马迁的《史记》称太史公曰,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称赞,晋朝陈寿的《三国志》称评,汉朝荀悦的《汉纪》称论。其名虽殊,义则一致。唐朝刘知几的《史通》一书,总称为论赞,今皆沿用。

引证解释

⒈  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 司马迁 《史记》称“太史公 曰”, 班固 《汉书》、 范晔 《后汉书》皆称“赞”, 荀悦 《汉纪》称“论”, 陈寿 《三国志》称“评”, 谢承 《后汉书》称“”,其他或称“”,或称“”,名称不一。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於时者,则总归论赞焉。”
归有光 《<史论>序》:“遗石先生 自少耽嗜史籍,倣古论赞之体,为书若干万言。”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羹墙可晤,构论赞于先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论赞

  • 论赞,作史者用以议论史事、表达思想的文体。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中国古代史书的论赞标题多不一致,但意义相同。后人有在小说和读书随笔中以“论赞”的形式发表议论。许多论赞成为后人研究作者史学思想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