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逐

词典解释

诛戮、贬斥。 汉 董仲舒 《贤良策二》:“臣闻 尧 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得 舜 、 禹 、 稷 、 卨 、 咎繇 。”《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时殿省旧人多见诛逐,唯 爰 ( 徐爰 )巧於将迎,始终无迕; 废帝 待之益厚,羣臣莫及。”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赖皇上天纵神武,赫然一怒,诛逐偷惰,拔用英奇。”

词典名字:

诛逐

词典发音:

zhū zhú

国语辞典
诛戮﹑贬斥。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诛戮、贬斥。

董仲舒 《贤良策二》:“臣闻 尧 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得 舜、禹、稷、卨、咎繇。”
《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时殿省旧人多见诛逐,唯 爰(徐爰 )巧於将迎,始终无迕; 废帝 待之益厚,羣臣莫及。”
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赖皇上天纵神武,赫然一怒,诛逐偷惰拔用英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诛逐

  • 诛逐,拼音是zhū zhú,汉语词语,释义是诛戮、贬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