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石

词典解释

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石奴。谢安弟。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任都督,统兵御前秦,赖侄玄与刘牢之率北府兵力战,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聚敛无厌,为时人所讥。

词典名字:

谢石

词典发音:

xiè shí

国语辞典
指晋谢安。安﹐字安石﹐故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 晋 谢安。安,字 安石,故称。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古人姓名割裂》:“韦嗣立 《授黄门侍郎制》:‘芝兰并秀,见 谢石 之阶庭;騏驥并驱,有 刘山 之昆季。’谓 谢安石、刘公山 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谢石

  • 谢石(327年-389年1月27日),字石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将领,太常谢裒第五子、太保谢安之弟。
  • 谢石出身“陈郡谢氏”,早年历任秘书郎、黄门侍郎等职,曾领水军在涂中抵御前秦军,以功封兴平县伯,后升任尚书仆射。
  •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南侵,谢石以征虏将军兼假节、征讨大都督,统领谢玄等于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军。以功迁任中军将军、尚书令,进封南康郡公。太元十年(385年),升任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更进开府仪同三司。
  • 太元十三年十二月(389年1月),谢石去世,追赠司空,谥号“襄”。《全晋文》录有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