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晦

词典解释

1.犹言否泰。

2.贞洁韬晦。谓高尚其志,不求闻达。

词典名字:

贞晦

词典发音:

zhēn huì

国语辞典
1.犹言否泰。 2.贞洁韬晦。谓高尚其志,不求闻达。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否泰。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昏明殊位,贞晦异道。”

⒉  贞洁韬晦。谓高尚其志,不求闻达。

唐 权德舆 《唐故润州丹阳县丞卢君墓志铭》:“初贞晦不仕,公车徵拜至 冀州 信都 主簿。”
李东阳 《竹冈别业》诗:“媚哉东园华,寂寞有餘愧,平生贞晦情,兹物乃其类。”
清 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先生刻苦似 二曲,贞晦过 夏峯,多闻博学,志节皎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贞晦

  • zhēn huì
  • 贞晦
  • 1.犹言否泰。2.贞洁韬晦。谓高尚其志不求闻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