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阻

词典解释: fù zǔ 1.依恃险阻。国语辞典注音 ㄈㄨˋ ㄗㄨˇ  拼音 fù zǔ依恃屏障。▶ 《文選.張衡.東京賦》:「秦負阻於二關,卒開項而受沛。」▶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亮毗佐危國,負阻不賓。」

词典名字:

负阻

词典发音:

fù zǔ

国语辞典
1.依恃险阻。
基本解释

负阻[ fù zǔ ]

⒈  依恃屏障。

文选·张衡·东京赋》:「秦负阻于二关,卒开项而受沛。」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

引证解释

⒈  依恃险阻。

张衡 《东京赋》:“秦 负阻於二 关,卒开 项 而受 沛。”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夏首 凭固, 庸岷 负阻。”
明 罗日褧 《咸宾录·南夷志一·安南》:“桓(黎桓 )志愈骄,负阻山河,屡为寇害,渐失藩臣之礼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负阻

  • 负阻是汉语词语,拼音是fù zǔ,指依恃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