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岭

词典解释


即今日月山。在青海湟源西,以土石皆赤,不生草木得名。古时为中原对西南地区和西域交通的要冲。北魏宋雲自洛阳到印度取佛经,唐代自陇右入吐蕃,都取道于此。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于此立碑,与吐蕃分界。
在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南。五代南唐攻建州(今福建建瓯市),自崇安进屯赤岭,即此。
又名大赤岭。在安徽祁门西。1861年太平军自安徽石埭(今石台)进攻祁门,败清将黄惠清于此。

词典名字:

赤岭

词典发音:

chì lǐng

国语辞典
山名。在今青海西宁西。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今 青海 西宁 西。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初发京师,西行四十日,至 赤岭,即国之西疆也,皇 魏 关防正在於此。

赤岭 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
《旧唐书·吐蕃传上》:“仍以 赤岭 各竖分界之碑,约以更不相侵。”
李商隐 《即日》诗:“赤岭 久无耗鸿门合围。”
唐 薛逢 《醉中闻甘州》诗:“行追 赤岭 千山外,坐想 黄河 一曲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赤岭

  • 山名。在今福建长泰县西与青海西宁西。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初发京师,西行四十日,至赤岭,即国之西疆也,皇魏关防正在於此。赤岭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旧唐书·吐蕃传上》:“仍以赤岭 各竖分界之碑,约以更不相侵。”唐李商隐 《即日》诗:“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唐薛逢《醉中闻甘州》诗:“行追赤岭千山外,坐想 黄河一曲流。”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枋洋镇赤岭村赤岭村主要以种植茶叶和农业为主,现人口3500人,拥有林地面积约5千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