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

词典解释

权力机关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减轻或免除罪犯的刑罚。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赦免罪人,死罪十八人,城旦舂以下五十八人。”《旧唐书·玄宗纪上》:“纵逢赦免,并终身不齿。”《说唐》第二十回:“其餘流徒笞杖等,不论已结证,未结证,已发觉,未发觉,俱皆赦免。”

词典名字:

赦免

词典发音:

shè miǎn

国语辞典

赦免 shèmiǎn

[pardon;remit a punishment] 权力机关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被州长赦免

基本解释

赦免[ shè miǎn ]

⒈  免除罪犯应得的刑罚。

《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赦免罪人,死罪十八人,城旦舂以下五十八人。」
三国演义·第二回》:「刘虞表奏刘备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邮之罪。」

英语to pardon, to absolve, to exempt from punishment

德语Amnestie (S)​

法语gracier, amnistier

引证解释

⒈  减轻或免除罪犯的刑罚。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赦免罪人,死罪十八人,城旦舂以下五十八人。”
《旧唐书·玄宗纪上》:“纵逢赦免,并终身不齿。”
《说唐》第二十回:“其餘流徒笞杖等,不论已结证,未结证,已发觉,未发觉,俱皆赦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赦免 (法律名词)

  • 赦免,是指免除或减轻罪犯的罪责或刑罚。它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刑法措施,在史籍中早有记载。
  • 赦免是政府给予一个特定团体的囚犯或特定类别的囚犯的免罪,权威性的法律词典《布莱克法律词典》解释“赦免”:政府给予一个特定团体的囚犯或特定类别的囚犯的免罪。赦免分为大赦和特赦。大赦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免除刑罚的执行,也可以免除刑事追诉,即同时消除刑和罪,被赦免之罪不能作为刑事前科和累犯的理由。特赦范围小,仅免除特定人的刑,不免其罪。
  • 赦免能调解社会矛盾,有时是政治博弈的结果,需考虑社会和人文因素。
  •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