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

词典解释

法国国王(1774—1792)。在位时,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表面接受立宪政体,实则力图绞杀革命。1791年6月出逃,至瓦雷讷 ( Varennes ) 被押回;9月签署《一七九一年宪法》。1792年勾结外敌和王党分子,阴谋复辟,逮捕后9月被废黜。次年1月以叛国罪处死。

词典名字:

路易十六

词典发音:

lù yì shí liù

国语辞典

路易十六 Lùyìshíliù

[Louis ⅩⅥ] (1754—1793) 法国国王,大革命时被处死刑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路易十六

  • 路易十六(Louis ⅩⅥ,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 享年38岁),波旁王朝国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孙,王太子路易·斐迪南之子,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他既是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国王,也是欧洲历史中第二个被处死的国王。
  • 欧洲历史中被处死的国王一共有三位:查理一世(英国国王,1649年在英国内战后被处死)、路易十六(法国国王,1793年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尼古拉二世(俄罗斯帝国皇帝,1918年被苏俄政府枪决)。他们都是在由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时的社会革命中被处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