蹀血

词典解释: dié xuè 同‘喋血 ’。国语辞典注音 ㄉㄧㄝˊ ㄒㄩㄝˋ  拼音 dié xuè形容殺人眾多,血流成河,遂踏血而行。▶ 《資治通鑑.卷一九一.唐紀七.高祖武德九年》:「既而為群下所迫,遂至禁門,推刃同氣,貽譏千古。」亦作「喋血」、「啑血」。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4483页 第10卷 51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02页

词典名字:

蹀血

词典发音:

dié xuè

国语辞典

蹀血 diéxuè

[bloodshed] 流血很多,踏血而行。形容杀人之多

基本解释

蹀血[ dié xuè ]

⒈  形容杀人众多,血流成河,遂踏血而行。也作「喋血」、「啑血」。

《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高祖武德九年》:「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

英语variant of 喋血[die2 xue4]

引证解释

⒈  流血很多,踏血而行。形容杀人之多。

宋 司马光 《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作是诗》:“兹为会战场,蹀血无时休。”
唐顺之 《答曾石塘总制书》:“独吾丈擐甲仗鉞,身自督战,出入塞垣戎马閒,蹀血斩馘,使黠虏名酋,百年来至是始识大帅风采。”
徐兴业 《金瓯缺》第二部第二一章:“杨可世 在王城门下蹀血苦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