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

词典解释: cuō tuó 1.亦作"蹉?"。 2.失足。 3.失时。 4.衰退。 5.失意;虚度光阴。 6.参差不齐貌。 7.阻挠。国语辞典注音 ㄘㄨㄛ ㄊㄨㄛˊ  拼音 cuō tuó1. 失足跌倒。比喻失意。▶ 《楚辭.王襃.九懷.株昭》:「驥垂兩耳兮,中坂。」2. 虛度光陰。▶ 《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八》:「娛樂未終極,白日忽。」▶ 唐.李頎〈送魏萬之京〉詩:「莫是長安行樂處,空冷歲月易。」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4483页 第10卷 51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27页

词典名字:

蹉跎

词典发音:

cuō tuó

国语辞典

蹉跎 cuōtuó

(1) [waste time as making faltering steps]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晋书·周处传》

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三国 · 阮籍《咏怀诗》

日月蹉跎

(2) [slip and fall;take a wrong step in life]∶失足

基本解释

蹉跎[ cuō tuó ]

⒈  失足跌倒。比喻失意。

《楚辞·王襃·九怀·株昭》:「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

⒉  虚度光阴。

《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八》:「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诗:「莫是长安行乐处,空冷岁月易蹉跎。」

英语wasted time, to take a wrong step in life

法语perdre son temps, gâcher sa vie

引证解释

⒈  失足。

《楚辞·王褒<九怀·株昭>》:“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
洪兴祖 补注:“蹉跎,失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若乃絶岭悬坡,蹭蹬蹉跎。”

⒉  失时。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胡荽》:“蹉跎失机,则不得矣。”

⒊  衰退。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容光未销歇,欢爱忽蹉跎。”
唐 薛逢 《追昔行》:“嘆息人生能几何,喜君颜貌未蹉跎。”

⒋  失意;虚度光阴。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长史卧病》:“日与岁眇邈,归恨积蹉跎。”
李颀 《放歌行答从弟墨卿》:“由是蹉跎一老夫,养鸡牧豕东城隅。”
清 周準 《塞下曲》:“持筹絶域感蹉跎,沙塞年年漫枕戈。”

⒌  参差不齐貌。

汉 蔡邕 《协和婚赋》:“既臻门屏结轨下车,阿傅御竖,雁行蹉跎,丽女盛饰,曄如春华。”

⒍  阻挠。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牛小姐见面》:“他要辞官被我爹蹉跎。”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蹉跎 (现代词语)

  • 蹉跎,现代词语,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可以用于形容人做事毫无斗志,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