躗言

词典解释

虚夸不足信的话。《左传·哀公二十四年》:“是躗言也。”陆德明释文引服虔云:“躗,伪不信也。”

词典名字:

躗言

词典发音:

wèi yán

国语辞典
1.亦作"躛言"。 2.虚妄不足信的话。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躛言”。虚妄不足信的话。

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君卑政暴,往岁克敌,今又胜都,天奉多矣,又焉能进?是躗言也。役将班矣!”
洪亮吉 诂引 服虔 曰:“躗,伪。不信言也。”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三礼》:“今世 文昌 之祭何所始?盖始於 元 之 袁清容 ……於是躗言四起,谓其为 梓潼 人,而又有十七世轮廻之説。”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则执己律人,以他人有信仰为大怪,举丧师辱国之罪,悉以归之。造作躗言,必尽颠其隐依乃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躗言

  • 躗言,汉语词语,拼音wèi yán,释义虚妄不足信的话。